丽江古城 |
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沃野。海拔2400米,是丽江行政公署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所在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
|
束河古镇 |
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程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之古称。 |
|
泸沽湖 |
泸沽湖位于云南宁蒗县与四川盐源县之间的崇山峻岭中,距宁蒗县城 69 公里。湖面积 52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 45 米,最深处达 93 米。湖水清碧,最大能见度为 12 米。湖水向东流人雅砻江、金沙江,属长江水系。整个湖泊,状若马蹄,南北长而东西窄,形如曲颈葫芦,故名泸沽湖。 |
|
木府 |
木土司府简称“木府”,为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始于元代。丽江木氏原无姓,实行父子连名制,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人滇,首领阿甲、阿得率众归附,钦赐以“木姓”。 |
|
四方街 |
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 |
|
玉龙雪山 |
丽江雪山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足盘厚地背擎天,衡华真成两丘垤。这是元代诗人李京所写的一首赞美玉龙山的诗。古称南岳的衡山,海拔仅1290米;西岳华山,海拔也只有2200米;而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竟比华、衡二山高出三四千米。怪不得从中原来的李京,面对雄伟奇丽的玉龙山,将衡、华二山看作小丘矮垤了。也因此,南面四百余里的鸡足山,也将“雪山列画屏”作为登鸡山绝顶“四观”的奇景之一。 |
|
云衫坪 |
云杉坪,土语称“游午阁”即“情死之地”又名锦绣谷,海拔3240米,是一块隐藏在原始云杉林中的巨大草坪。每逢春夏之间,绿草如茵,繁花点点,云杉坪是被周围的原始云杉林紧紧包裹着的翠绿草坪,这里如此幽静,如此美妙,如此动人,仿佛人间仙境一般。 |
|
玉水寨 |
玉水寨位于云南滇西北美丽神奇的丽江县城北部十五公里,地处闻名遐迩的玉龙雪山龙头脚下,山寨自然纯朴,山水相依,风景秀丽,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风水宝地"。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有神泉之称的"神龙三叠水"。 |
|
甘海子 |
甘海子原为高山冰蚀湖泊,后来雪线上升,积水减少以至干涸,于是人称“干海子”。现在的甘海子是一个三面环山的高原草甸,视野极为开阔,环境清幽宁静,恍若世外桃源。 |
|
白水河 |
白水河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它清澈的河水,它源自于周边的雪山融雪,经过层层过滤,清澈无比,又以白石为底,所以水流经这里,显得格外明净,白水河由此而得名。 |
|
白沙壁画 |
白沙地处丽江城北约16公里,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小镇,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为纳西族最早的政治中心。 |
|
宝山石城 |
位于玉龙雪山东北面的金沙江峡谷之中,距丽江县城约110多公里。石头城,不是用石头垒砌的城堡,而是建筑于一块巨石之上的村寨。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巨石,而纳西民族用智慧和劳动利用这块巨石,并使之成为天下一大奇观。 |
|
东巴万神园 |
美丽的环境东巴万神园位于玉龙雪山南麓的玉峰寺旁,背靠玉龙雪山,周围青松绿草环抱,芳草茵茵,百花争艳。神园正门两个巨型图腾柱与雪山主峰形成一条主轴线。 |
|
长江第一湾 |
万里长江从青藏高原南下,其上游金沙江到了丽江县石鼓镇,突然掉头北转,形成了V 形的大湾,这就是著名的长江第一湾。
石鼓镇距丽江县城70公里。在金沙江流转角处的 小山岗上建有一面 汉白玉雕成的鼓状石碑, 石鼓因此得名。 |
|
东巴文化 |
丽江是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中国唯一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她是云南省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这里美绝人寰的自然景观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丽江古城,吸引着日益增多的国内外游客,独特而丰富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约30万人口的纳西族在中国50多个民族中算不上是一个大民族,但是它的东巴文化却名扬中外,引起世人的兴趣和关注,已成为当今前往丽江旅游探秘的热点之一。 |
|
东巴之乡 |
新主位于丽江城的西部,茂密的原始森林、秀丽的风景和纯朴的少数民族及其特有的民风民俗。独有的环境、风情造就了一批批一代代神奇的东巴艺人。从而使新主这原古的土地展现给世人一道更靓丽的风姿。 |
|
丽江壁画 |
丽江壁画是滇西北少数民族艺术的奇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姿,吸引着中外艺术家和游客。 |
|
石鼓镇 |
石鼓镇左侧有冲江河汇入江中,桥上建有铁虹桥。桥用17米的铁链作梁,上铺木板,两侧又用铁链作栏。两边桥头均建有门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十分美观。该桥最初为晚清的石鼓举人周兰坪倡建。 |
|
玉峰寺 |
玉峰寺位于玉龙山的南麓,距离丽江县城13公里。玉峰寺建于清康熙末年,是丽江著名喇嘛寺之一。寺虽小,却因有一株山茶而名播海内。 |
|
玉泉公园 |
在丽江城北象山麓,俗称“黑龙潭”。因泉涌如珠,潭水清碧如玉,玉龙雪峰及亭阁倒映潭中,清晰可见,又称为“玉泉”。潭中有汉白玉建造的宝带桥横跨碧波之上,将潭一分为二。泉旁的得月楼如仙鹤伫立,泉池堤岸垂柳如丝,林中藏古刹,奇花遍地芳。潭东岸的龙神祠始建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有乾隆皇帝赐匾“玉泉龙神”。 |
|
龙泉寺 |
丽江芝山南麓的束河村,被称为清泉之乡,又称为龙泉村。村中流淌着从数处泉眼中喷涌而出的清泉,清澈的泉水终年哗哗流淌,横贯全村。沟渠两岸垂杨依依,柳丝拂水。青瓦粉墙,掩映于绿荫之中,景色秀丽宜人。 |
|
东巴文化博物馆 |
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以东巴文化为特色,位于玉泉公园旁边,占地7亩,博物馆主体建筑形式为仿古纳西族四合院式,根据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山水环境条件,形成以群体院落作为主体建筑带的古建筑群。 |
|
普济寺 |
离城区最近的一所寺庙,坐落在丽江县以西4公里的普济山山腰。游客乘车至普济村,然后沿普济山上行约1公里,穿过林荫道,即可到达普济寺。普济山虽然不大,然而风光秀丽,景色极佳。走在普济山上到寺庙的山道上,四周云南松及各种灌木密布,空气纯净,散发着松脂及花木的清香,真是一个休假游乐的好去处。 |
|
鸡公石 |
从长江第一湾溯金沙江而上,在上江乡良美村地界的江心上,会看见一个形状酷似振翅啼鸣之雄鸡的石岛,仿佛在不停地向人报晓。这个石笋岛,就是民间称誉的鸡公石,也是文人称叹的“江上普陀”。 |
|
金龙桥 |
又名悻里江桥,位于丽江东南今七河乡下金安村与永胜县大安乡摔里村之间的金沙江上,距丽江县城约80余里。粹里江桥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正月,由提督蒋宗汉捐资建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
|
老君山风景区 |
老君山风景区位于丽江西部黎明乡,丽江、剑川、兰坪、维西四县交界处,黎明距离石鼓镇57公里,距离丽江约120公里。 |
|
万古楼 |
万古楼,楼五层,斗拱重檐,主柱16根,皆通天22米,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第一楼。 |
|
文峰寺 |
位于大研镇西南7公里的文笔峰下。文峰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不仅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区信奉佛教的民族中有较大影响,而且在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佛教界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
|
五凤楼(法云阁) |
原在丽江城西北十来公里白沙村后的艺山上,旧名法云阁,是明代土司木氏的别墅“解脱林”中的重要建筑。初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 |
|
大宝积宫 |
建于明代,三进院落,柱梁粗实,斗拱雄健,宽敞壮观,内有壁画二十余幅,其中最享盛名的白沙壁画——《如来讲经传教图》 |
|
黑龙潭 |
丽江黑龙潭公园俗称龙王庙,位于丽江古城北端象山之麓,一大股泉水从象山脚下古栗树下汩汩而出,昼夜不停,汇成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水潭,泉水清澈如玉,水面开着洁白的海菜花,水底游鱼如梭,潭畔花草树木繁茂,楼台亭阁点缀其间,风景秀丽。 |
|
虎跳峡 |
金沙江在其婉蜒曲折的流程中,给人的多是一种秀美温柔的滋润,所以人们将其传说为一位美丽的姑娘。这“美丽的姑娘”却在中甸东南部的哈巴雪山与丽江西北部的玉龙雪山之间造下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景观:虎跳峡。 |
|
里务比岛 |
里务比岛是湖中五个全岛中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一个。 |
|
西香格里 |
西香格里向北延伸至金沙江畔,并与阿喜里接壤,包括了丽江雪山以西的金沙江河谷。 |
|
永胜六德碑林 |
他留宗支山位于永胜县六德的玉水、营山、双河3个行政村结合部,这里风光旖旎,气候温和,满山遍野的苍翠间掩映着一片世所罕见的大碑林,此即六德碑林。 |
|
灵源箐灵源寺 |
灵源箐,又名观音箐,位于永胜县城东3公里处,是滇西名胜古迹之一。灵源箐尤以唐吴道子画像原本,石刻观音像而闻名。 |
|
(总共 36 篇) 1 到 36 篇 |